eCard delivery in progress. Please do not leave or refresh the page

loading...
緬甸地震及其他危機
緬甸地震及其他危機
緬甸3月28日下午發生規模7.7級強震,震央位於中部地區、靠近第二大城市曼德勒(Mandalay)。
無國界醫生緊急救援
你的每一分捐款都能幫助我們在緊急時刻迅速有效地應對危機。
緬甸地震緬甸地震
緬甸地震
無國界醫生 Médecins Sans Frontières
前線新聞

衝突下的疫苗接種:數百萬兒童失去了生命線

無國界醫生醫療倡議顧問艾肯( Drew L. Aiken)
2025年4月22日7 Read Time

在難民營裏一個寂靜的角落,有位母親抱著因染上麻疹而發高燒的孩子,她的眼神充滿恐懼。她為拯救家人而逃離戰火,但現在卻面臨另一致命威脅——一種本來只需接種疫苗就能預防的威脅。然而,在衝突地區獲常規的疫苗接種卻絕非易事。對於數百萬活在人道危機中的人來說,救命的疫苗仍是遙不可及,令兒童容易受到麻疹、白喉和腦膜炎等不應再奪走生命的疾病威脅。你能想像後果嗎?可預防的疾病、不必要的死亡,以及陷入健康危機循環的社區。我們知道如何阻止它。只要我們有決心和資源,就有明確可行的方法來拯救生命。

 

炸彈和子彈佔據着衝突地區的新聞頭條,但是疫苗能預防的疾病也奪走同樣多的人命,甚至更多。自2020年爆發2019冠狀病毒病大流行以來,全球的疫苗接種覆蓋率就急劇下降。單單在2023年,全球有1450萬名兒童從未接種過任何一劑常規疫苗,另有2100萬兒童未完成疫苗接種。在那些脆弱和飽受戰爭蹂躪的地區,疫苗接種率在大流行爆發前已經不足,現時情況更是雪上加霜,造成非常嚴峻的影響。舉例來説,剛果民主共和國在2022年錄得超過30萬宗麻疹個案,導致6,000人死亡;加沙亦爆發小兒麻痺症疫情,有些早已能預防的疾病的死亡率也在上升。

MSB212561 Medium

超過一半未接種疫苗的兒童生活在衝突地區,或是制度或社會較脆弱的國家。這些國家的醫療系統薄弱,甚至已經崩潰,人們獲得基本醫療護理的機會正在消失。國際社會有組織倡議填補疫苗接種的缺口,像全球疫苗免疫聯盟(Gavi)所推動的「大力補種」計劃(Big Catch-Up),但計劃卻不足以應對阻礙疫苗送到最需要人群手裏的重重障礙。政治阻撓、物流挑戰和資金不足將繼續使數百萬人置於危險之中。

 

南蘇丹是一個鮮明的例子,說明了衝突、薄弱的醫療系統,再加上官僚所導致的延誤如何釀成一場全面的危機。自2022年底到2024年3月,南蘇丹錄得超過12,700宗麻疹個案及239人死亡──這是應對疫情應對系統失敗而導致的悲慘卻預料之內的結果。自2023年以來,超過一百萬名蘇丹難民和返鄉者抵達,使本已脆弱的醫療系統不勝負荷。

 

不過,也有一些正面的故事。在上尼羅河州的布魯卡(Bulukat),無國界醫生的流動診所為來自蘇丹的流離失所者提供醫療護理,除了篩查所有的新來者,也轉介他們去接種疫苗。這種措施有助防止疫情爆發,但也取決於可靠的疫苗供應,以及冷藏疫苗的設備和物流,但這些配套在衝突地區中幾乎沒有。

 

例如,南蘇丹西赤道州的延比奧(Yambio)於2024年1月宣布爆發麻疹,但要四個月時間才能展開應對的疫苗接種工作,期間數千名兒童身患重症。原因何在?就是疫苗供應的延誤,以及醫療行動各方行動遲緩。疫情本可緩解,可是卻因談判一再拖延而導致生命白白流失。

MSB207966 Medium

南蘇丹的經驗反映了國際社會未有優先考慮在危機地區推展疫苗接種工作,結果釀成更大的失敗。現有系統太緩慢、太官僚,也不清楚當地的緊急局勢。

 

以索馬里的西南州為例(特別是拜多亞(Baidoa)),衝突、流離失所和薄弱的醫療系統導致可預防疾病不斷爆發。拜多亞是索馬里第二大國內流離失所者定居點,容納超過70萬名國內流離失所者。儘管當地呈報的疫苗接種覆蓋率很高,但麻疹個案和百日咳仍然存在,拜爾地區醫院於2021年至2023年間接收近6,000名麻疹病人。許多新來者來自疫苗接種活動無法觸及的地區。

 

2023年10月,拜多亞計劃開展大規模疫苗接種活動,旨在為超過35萬名兒童接種麻疹疫苗,以及為26萬名兒童接種五價疫苗──能為兒童預防白喉、破傷風和乙型肝炎等五種疾病。雖然就需求和計劃已達成協議,但由於缺乏疫苗供應,行動從未開展。像拜多亞這般陷入人道危機的地方,無國界醫生和其他組織只能不斷被迫採取被動的方式,治療數以千計本可避免染病的病人,卻非預防疾病。

 

我們知道,可預防疾病持續爆發正在全球各地奪走生命,而疫苗接種或許仍是預防疾病和死亡最有效的一種措施,可是對於活在衝突和人道危機的人來說,疫苗仍然是遙不可及。這並非因為疫苗不存在,而是系統障礙、官僚惰性和供應中斷持續出現。

MSB203683 Medium

各國政府、捐助者和全球的衞生組織須立即採取具體行動,確保疫苗接種和疫情應對措施迅速、有效和公平,尤其是在脆弱和受衝突影響的地區。

 

脆弱環境需要靈活的財務機制和需求為本的撥款,並且應在事前達成協議,以便快速應對疫情和獲得疫苗,並促進不同衞生組織迅速參與。為更多兒童接種疫苗是重要一環,所以疫苗接種的年齡範圍須永久地擴大到至少五歲。同時,各國政府和衞生當局應發揮作用,消除衝突地區疫苗接種的官僚障礙,並確保為應對行動的質素負責。

 

歸根結底,這不僅僅是資金和物流問題,而是政治決心的問題。要是未能採取緊急行動,歷史只會不斷重演,世界只會再次袖手旁觀任由可預防疾病的爆發摧毀一個個脆弱的社區。

前線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