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ard delivery in progress. Please do not leave or refresh the page

loading...
緬甸地震及其他危機
緬甸地震及其他危機
緬甸3月28日下午發生規模7.7級強震,震央位於中部地區、靠近第二大城市曼德勒(Mandalay)。
無國界醫生緊急救援
你的每一分捐款都能幫助我們在緊急時刻迅速有效地應對危機。
緬甸地震緬甸地震
緬甸地震
無國界醫生 Médecins Sans Frontières
前線新聞

回應無國界醫生羅興亞義工的呼籲

2022年9月07日6 Read Time
MSB134283 Medium

20多歲的羅興亞青年胡貝布(Hubaib)曾是一位立志在若開邦成為律師的學生。現在他身處孟加拉的科克斯巴扎爾(Cox's Bazar),成為無國界醫生的義工。胡貝布和無數羅興亞人一樣,過去五年都在這所世界上最大的難民營中掙扎求存。

我在橡膠園(Rubber Garden)遇見他,而那裏是無國界醫生在科克斯巴扎爾開設的九所設施之一。當時胡貝布和其他羅興亞義工分享其族群在難民營內遇到的挑戰,可惜的是全球對這場危機的關注卻逐漸減少。這群無國界醫生義工一直支援健康推廣活動,並且蒐集目前難民營內需求的資訊。

我所屬的無國界醫生代表團還有來自澳洲和日本的同事,我們都從羅興亞義工的發言裏,聆聽到他們的想法。他們探討各種問題,包括安全與治安、水利衞生設施、醫療護理、教育和婦女賦權等。儘管他們使用羅興亞語發言,但我們仍能依稀聽到「暴力」、「安全」等英文詞語。我可以看出他們準備發言時,都懷著服務近一百萬羅興亞難民的決心、責任和希望,內容真摯誠懇,動人心弦。

胡貝布是最年輕的義工,他著重探討教育議題。據一位負責傳譯的無國界醫生同事說,胡貝布的英語水平很高,但由於他有點害羞,所以選擇以羅興亞語發言。胡貝布的聲音堅實而清晰,按照時間順序由2017年至2022年鋪排演講內容,然後再講解難民營裡日趨惡劣的生活條件。到了演講的尾聲,胡貝布未能繼續發言,只咬著雙唇,眼泛淚光。他很安靜,現場亦陷入一陣沉默。然而,我看得出他那時的感受,他強忍一波又一波的情緒,並試着保持冷靜。其他與胡貝布長期交心的義工和我一樣,默默地看著他。

其後,他以略微顫抖的聲音喃喃地說:「『世上被迫害最深的人』這外加的標籤,並非羅興亞人想要的稱呼。」他的說話動人心弦,深深刻在我腦海裏。他發表擲地有聲的呼籲,迫切懇請各方為羅興亞人提供更多援助,讓他們早日消除標籤。

待所有分享結束後,我們進入約一小時的問答環節。我們提問,他們便傾訴自身的經歷和講述在難民營內水深火熱的生活。無數羅興亞病人、兒童、父母和長者都意想不到自己會陷入這困境足足五年之久。另一位羅興亞裔義工哈米特(Hamit)本以為自己只會在科克斯巴扎爾逗留一個月,他說:「我來這裏只是逗留一個月,但整整五年已過去了。我仍被困於此,我們要到何年何月才能回去?」

問答環節結束之際,其中一位代表團的同事問義工有否想向代表團提問。薩納(Sana)是最資深的羅興亞義工,聽到問題後笑了笑。他早於17年前便為無國界醫生工作,他先在家鄉若開邦和我們工作了12年, 5年前再以難民身分在科克斯巴扎爾「重遇」組織。薩納臉上帶著微笑,以充滿睿智的答案回應我們簡單的問題:「我們已經向大家拋出一個問題。」他續說:「現在我們想聽聽你的意見。我們已把所有資訊一一相告,亦把我們的觀察和盤托出。」換言之,為改善難民營的環境和現況,他們早已公開表達心聲,並期望得到具體回應。

我們離開橡膠園前特意拍照留念,而每位羅興亞義工都在相機前舉起寫上自己心聲的牌子。胡貝布的心底話是「羅興亞人必須好好受教育,以爭取自身權利。」。介紹女性賦權情況的蘇比塔拉(Subitara)的牌子寫上「若沒有女性賦權,便無法好好保護婦女。」哈米特和阿納姆(Anam)分別在牌子上寫上遣返和供水方面的意見。最後薩納的牌子則寫上「必須繼續改善人道援助。」

20多歲的羅興亞青年胡貝布(Hubaib)曾是一位立志在若開邦成為律師的學生。現在他成為了無國界醫生一位勤奮的義工,並與一眾羅興亞義工和無國界醫生救援人員通力合作,致力為自己和族群發聲。他說難民營內看不到一絲希望的曙光,但我認為他就是未來的希望。當這位年輕人在難民營內掙扎求存時,無國界醫生亦會繼續為羅興亞難民發聲,切實回應薩納提出的問題。


筆者金泰恩(Tae-Eun Kim)是韓國無國界醫生的人道事務代表,現於韓國首爾工作。她曾在韓國國際合作署(KOICA)的人道援助部門工作。金泰恩擁有社會文化人類學的博士學位。

前線新聞

地中海:船難倖存者漂泊無援 連日缺水缺糧

2022年9月24日2 Read Time
MSB136934 Medium

前線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