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ard delivery in progress. Please do not leave or refresh the page

loading...
緬甸地震及其他危機
緬甸地震及其他危機
緬甸3月28日下午發生規模7.7級強震,震央位於中部地區、靠近第二大城市曼德勒(Mandalay)。
無國界醫生緊急救援
你的每一分捐款都能幫助我們在緊急時刻迅速有效地應對危機。
緬甸地震緬甸地震
緬甸地震
無國界醫生 Médecins Sans Frontières
前線新聞

颶風斯坦吹襲過後

2005年10月27日4 Read Time

危地馬拉的巴拿帕村風光不再

於十月四日至九日,危地馬拉西部的海岸線和山區受到颶風斯坦的豪雨嚴重破壞。全國大部分地方均發生山崩,導致數百人喪生,大量人士失蹤,估計約一百五十萬人被直接影響。巴拿帕就是其中一條被嚴重摧毀的村落。

巴拿帕曾經是一處風光明媚的地方,位處於中美國家危地馬拉上,阿蒂特蘭湖旁的火山附近,居住著原屬楚圖希爾族的馬雅農民。不過,自颶風斯坦引發的土石流沖淹該地後,它現已變成一大片泥濘及頹桓敗瓦,只剩樹丫、倒塌的樓房、教堂的屋頂。

救援隊伍目前只能成功掘出七十六具屍體,當中四十一人是兒童,其餘大部分則是婦女。土石流發生當晚,颶風帶來的豪雨令火山口的火山灰突然崩下湧入民房,冷不勝防的居民便被活埋。巴拿帕及鄰近聖地牙哥的州內人口數字不詳,唯根據最近一次於二千年進行的人口普查,區內有六千人居住。

颶風斯坦侵襲五日之後,巴拿帕已被宣佈為高危地區及被封鎖,當局並在數以噸計的泥濘上撒上石灰粉,防止傳染病傳播。但這措施或會對災民造成心理影響,「對生還者而言,不能找回死去的親人,或者再回到奪去親友生命的災場,是十分難受的事。因這會令他們不能抒發失去親人的悲慟。」在聖地牙哥─阿蒂特蘭擔任無國界醫生精神健康顧問的艾伯諾解釋。

那些及時逃走的家庭,現在住在聖地牙哥一阿蒂特蘭臨時安置所內,部分教堂及學校,有多達五百人蓆地而睡,市面亦開始回復正常︰手工藝店重新營業,街市有充足蔬菜供應。不過,對於很多痛失家園的家庭來說,臨時安置所或成為他們的長遠居所。

「在災難發生後的初期,於安置所共同生活是一個好方法,因它代表著安全和互相照應。但如果這情況持續下去,則可能會有問題,因災民被強逼與不認識的人同住時,容易出現衝突。」艾伯諾說。

埃內斯特圖與妻子、六名兒女和兩名孫兒可算是不幸中之大幸,因土石流僅在它們的數米之外沖過。雖然他的兩個姪女在土石流中死去,但他認為這是神的旨意要他繼續生存。他並說,他情可留在安置所中也不回家。那些不知有沒有根據的傳聞說,大雨可再次引發新一輪慘劇。這些傳聞使很多人在風災後兩個星期都不能安睡。今次的風災對危地馬拉所帶來的破壞比一九九八年颶風米茨更為嚴重。

無國界醫生於危地馬拉的工作

無國界醫生現正於大部分受災地區進行救援工作,並提供急救用品和食水。當地主要的需求是衛生及水利設施和流行病監察。無國界醫生亦於偏遠地區如位於南部的馬拉加旦和錢佩里科進行災情評估。

無國界醫生已在危地馬拉工作了十九年,現時有六十五名國際救援人員和當地員工參與今次緊急救援行動。

前線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