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ard delivery in progress. Please do not leave or refresh the page

loading...
緬甸地震及其他危機
緬甸地震及其他危機
緬甸3月28日下午發生規模7.7級強震,震央位於中部地區、靠近第二大城市曼德勒(Mandalay)。
無國界醫生緊急救援
你的每一分捐款都能幫助我們在緊急時刻迅速有效地應對危機。
緬甸地震緬甸地震
緬甸地震
無國界醫生 Médecins Sans Frontières
前線新聞

扭轉馬赤拉的丙型肝炎感染局面

2019年9月17日7 Read Time
MSF285141 Custom
從繁忙的Maripur路上離開,穿過鐵道,右手邊有水牛經過,人力突突車和剛上過漆的卡車就從你左手邊擦身而過,接著進入馬赤拉(Machar Colony)的主要街道。這片區域占地300平方公裡,是15萬人的非正式居留點。很多住在這裡的人沒有官方的身份文件,沒有垃圾收集和污水處理系統,下水道被垃圾堵住。潔淨的用水成了奢侈。
 
在某條巷子深處的雜貨鋪對面,有間無國界醫生的診所,提供丙型肝炎的診斷和治療服務。這種肝病是由丙肝病毒造成的,也是肝癌的主要誘因之一。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數據,巴基斯坦感染丙肝病毒的人數全球第二高,該病毒可引起急性和慢性丙肝。它通過血液傳播,因此,重復使用的針頭、剃須刀片、不安全的醫療程序、共用梳子或牙刷等日用品,都可能導致傳染。
 
鋪開信息網絡
位處馬赤拉一座港口附近,又靠近海邊,不少住在Machar的人靠漁業為生。有些人為漁民修補或建造木制漁船,讓漁民未來幾個月在海上捕撈吞拿魚或鯖魚,再帶回岸上售賣。其他人則在Colony一帶的漁場,整理准備賣給出口商的魚蝦。藍色的漁網在太陽下曬干,魚兒躍動搖擺,穿著白色橡膠靴的人用軟水管衝洗海產拍賣屋。為了在這個社區對付丙型肝炎問題,無國界醫生醫療隊去到人們聚居的地方,介紹病毒、病徵和疾病如何傳播。他們走訪學校和漁場,又邀請髮型師、美容師聚在一起。無國界醫生的健康宣傳監督阿裡(Tassawar Ali)說:「這個社區最大強項是參與活動的活躍程度。通過這樣的互動,我們能夠成功篩查出Machar地區的人口中最容易感染的人群。」
 
對抗丙肝病毒
開始使用口服抗病毒藥物的丙肝病人,有95%都能痊癒,但目前在巴基斯坦,診斷和治療的可及性仍然非常有限。無國界醫生的診所每天接收30至35名病人,其中部分是首次前來診症的,其他則是來進行每月復診的。他們需要服用索非布韋(Sofosbuvir)和達拉他韋(Daclatasvir)的組合療程三個月,然後還需要多三個月才能驗血,檢測病人是否已經康復。大部分人可以在診所完成治療,但那些有肝硬化或併發症的病人需要轉介至附近的醫院,由胃腸病專家來看病。從2015年該項目啟動開始,共有2,159名丙肝病人治療痊癒
 
古爾(Juma Gul)是一位痊癒的病人,也是馬赤拉的居民:「當我最初發現自己患有丙肝時,我只知道那是一種危險的疾病。在聽到自己確診的消息時,我無法控制自己,開始大口喘氣、過度呼吸……完全不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於是我來到診所。兩年過去,我已經痊癒。」
 
在接下來的幾個月中,無國界醫生計劃在該診所接收更多病人,目標是令更多居民能夠有診斷和治療的機會。但在了解再次感染和耐藥性模式方面,無國界醫生還有許多工作要做。一個丙肝病人痊癒後,並不意味著他或她不會再次感染。這也是為何感染者和其家人需要同時開始治療,人們也開始理解病毒傳播的多種途徑。
 
Machar只是馬赤拉的一個細小地區,而馬赤拉也僅僅是巴基斯坦的一座城市而已,但是在大範圍地複製這裡的模式:在距離社區較近的診所診治、無需前往大醫院找專家治療,治愈丙肝並非渺茫的希望。
 
 
病人見證
 
 
 
住在馬赤拉的丙肝患者艾哈邁德(Akbar Ahmed)正在等待派發藥物 (*病人名字已作修改) ©Xeneb Rimal Farrukh/MSF
 
 
 
艾哈邁德(Akbar Ahmed)描述自己在感染丙肝後難以入睡的經歷:「夜裡躺在床上,我只感到害怕,仿佛處於幽閉空間、無法呼吸。我渾身冒汗,唯有起床到戶外走一走,感受皮膚重新浸於清涼的新鮮空氣之中。」
 
「回到屋裡,我再次感到焦慮,仍然睡不著。於是我不得不再次起身回到戶外稍作放松。,全家上下都感到壓力。」
 
艾哈邁德住在Machar Colony的孟加拉社區,從事漁業。確診患有丙肝後,他讓全家每個人都去做檢測,還好他們的報告結果都呈陰性。
 
之後,他知悉有認識的人家裡有親戚,在無國界醫生的診所成功治愈丙肝,艾哈邁德於是來診所看看。「對於我這樣的窮人來說,接受治療是很困難的,因為通常需要花費15萬巴基斯坦盧比(約7,700港元)。但我鼓勵每個得病的人都及早求醫,讓專業的醫生治療。」
 
 
 
 
 丙肝痊癒的古爾(Juma Gul)©Xeneb Rimal Farrukh/MSF
 
 
40歲的古爾痊癒已經兩年。
 
古爾有三位朋友,也通過Machar Colony的無國界醫生診所戰勝了丙肝。古爾說,有位朋友迫他來求醫,在這位朋友的堅持下,古爾開始了三個月的療程。「診所對收入不多的人很好,醫護人員很支持我們。他們從來不刁難我們,在治療中始終給予尊重。」
 
古爾還說:「不只是我,每個人都會對疾病感到害怕。任誰發現自己得病的時候,都會驚慌失措。人人都會不禁思考接下來會發生什麼,自己會變成什麼樣子。我目睹過三四個男孩,因為丙肝的緣故,肚子脹得鼓鼓的(丙肝晚期的病人會有這種症狀),幾個月後就去世了。」
 
「如果得了病,一定要來接受治療,不管是來這家診所還是別的地方,都必須進行治療。沒有什麼好怕、好擔心的,這是性命攸關的事。」
 
 
 
阿里(Asif Ali)也是一名丙肝患者,他住在Chittagong colony。©Xeneb Rimal Farrukh/MSF
 
 
19歲的大學生阿里最初發現自己患上丙肝時,內心感到恐懼且焦慮。「我嚇壞了。我對丙肝一無所知,每個人都和我說這種病並不尋常。因此我感到非常害怕。」
 
他的一位親戚此前也得過丙肝,但最終痊癒。親戚向他推薦了無國界醫生在Machar Colony的診所。於是住在馬赤拉另一地區Chittagong Colony的阿裡開始定期到診所進行治療。
 
「我根本不知道我是從哪裡、以何種方式得病的。」阿里努力回想自己在被診斷出丙肝前的經歷。
 
前線新聞

緬甸:無國界醫生促請各方確保醫療護理不受阻撓

2021年5月28日2 Read Time
MSB75272

前線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