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5年7月以來,霍亂疫情肆虐乍得東部,揭露由當地脆弱的水利衞生系統所衍生的挑戰。截至9月26日,當地已錄得超過2,475宗霍亂個案、141人死亡。過度擠迫的蘇丹難民營以及物資貧乏的收容社區環境不幸地成為霍亂擴散的理想溫床。霍亂透過人們服用受感染者糞便內的細菌污染的食物或水迅速傳播,病人會出現急性腹瀉,需要接受緊急治療,否則可能在短短數小時內因脫水而致命。
為預防人們染病並控制疫情,無國界醫生與當地公共衞生部和其他非政府組織合作,落實預防與治療霍亂的措施。
我不知道自己為何生病,但我腹瀉不止,我的孩子便帶我到健康中心。我接受注射,但情況未有改善,最後被轉送到醫院。我無法形容自己有多虛弱。
65歲的阿里(Khamis Ahmat Ali)
他的遭遇帶出對抗霍亂的一大挑戰:病人延遲就醫。
很多人到達時已嚴重脫水,甚至出現休克。
無國界醫生醫療統籌翁特(Guillaume Hondt)
病人延遲就醫的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是缺乏對疾病及其症狀的認識,導致未能及時前往適當的醫療設施尋求治療;二是收容社區的醫療基礎設施不足,加上雨季令病人更難前往求醫。近半數霍亂死亡個案是在醫療設施以外錄得,死亡率足足比接受標準治療的病人高出6倍。
在醫院和無國界醫生的治療中心與病房中,治療主要以補充水分為主,有時會配合抗生素。阿里指出:「我從這次經歷中學會要與身邊的人溝通。因為我病得很重,我希望向社區講解這種疾病。若不是有醫生在,我早就死了。」
為遏止霍亂傳播,無國界醫生團隊與當地公共衞生部合作,設立或加強醫療設施,例如專門的治療中心,並培訓社區醫護人員,在難民營、市集、周邊村落及乍得邊境地區提高群眾對霍亂的關注。
除了治療,疫苗接種在預防與控制霍亂疫情方面亦至關重要。因此,公共衞生部於8月底展開疫苗接種運動,目標為超過100萬名營地及社區居民接種疫苗。接種運動涵蓋7個衞生區:阿德雷、阿梅盧那(Ameylouna)、喬科亞內(Chokoyane)、法爾沙納(Farchana)、哈杰爾哈迪德(Hadjer-Hadid)、阿卜迪(Abdi)及戈茲貝達(Goz Beida)。組織支援當局在阿德雷、梅切(Metché)、戈茲貝達及阿博滕格(Aboutenge)的營地與社區進行疫苗接種及冷凍鏈管理,助他們在難民營及收容社區為超過63萬人接種疫苗。
組織又在蘇丹邊境等流徙路線上,為民眾接種霍亂疫苗,以免特別在雨季過後,人口流動令霍亂疫情擴散。
為改善衞生情況,組織亦分發超過55萬塊肥皂,惠及近20萬名阿德雷居民。組織正努力在瓦迪費拉(Wadi Fira)裏擴充規模以接收來自蘇丹新抵埗難民的伊里迪米(Iridimi)營地中,長遠改善供水情況。哈杰爾哈迪德區是當地霍亂的重災區,錄得704宗個案及51人死亡。組織修復當地的供水網絡,為原本無水可用的居民提供75,000公升的水。
儘管阿德雷的情況已告穩定,但疫情目前仍有進一步擴散的風險,尤其是在乍得東部,霍亂已成當地的風土流行病。自2023年4月以來,已有超過877,000名蘇丹難民逃避蘇丹戰爭,越境進入乍得,並主要聚居在瓦達伊(Ouaddaï)省。當地民眾流離失所以及難民營內外的惡劣生活環境,都令疫情爆發的風險更高。
當地供水極為有限,遠低於緊急情況下每人每日15公升的建議最低警戒線,衞生設施亦同樣不足。
目前在阿德雷,每160人共用一個廁所,而在緊急情況時的標準應是每50人一個。
無國界醫生霍亂項目水利衞生經理普羅高(Jude Progo)
廁所不足迫使當地民眾在露天排便,增加霍亂傳播的風險,於雨季尤其高危。
當地的霍亂疫情原本集中在瓦達伊省,現已擴散至蓋拉(Guéra)及西拉(Sila)地區,而無國界醫生已派出新的團隊應對。隨着受影響地區擴大,預防措施至關重要,但同時亦需確保民眾可獲得安全飲用水以及足夠的衞生基礎設施。國內與國際組織必須強而有力地協調支援水利衞生項目,才能有效應對疫情。
無國界醫生目前在阿德雷、阿博滕格、梅切、伊里迪米、圖盧姆(Tulum)、蒂內(Tiné)、阿拉查(Allacha)、哈杰爾哈迪德、戈茲貝達及阿卜迪等地社區,透過疫苗接種、冷凍鏈管理、主動查找個案、流行病監測、健康推廣、肥皂分發、供水與衞生設施建設,以及設立多個霍亂治療部門與中心,積極參與霍亂的預防與治療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