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ard delivery in progress. Please do not leave or refresh the page

loading...
緬甸地震及其他危機
緬甸地震及其他危機
緬甸3月28日下午發生規模7.7級強震,震央位於中部地區、靠近第二大城市曼德勒(Mandalay)。
無國界醫生緊急救援
你的每一分捐款都能幫助我們在緊急時刻迅速有效地應對危機。
緬甸地震緬甸地震
緬甸地震
無國界醫生 Médecins Sans Frontières
前線新聞

在敘利亞當助產士就是每星期7天都要24小時候命

2013年4月23日5 Read Time
讓森斯(Cathy JANSSENS)是來自比利時的助產士,她剛從敘利亞的無國界醫生救援項目中回來。 © Nicole TUNG

我到敘利亞其中一間無國界醫生醫院,設立一個母嬰健康項目,當時院內沒有其他女性醫護人員。所以我要獨自承擔巨大的責任和工作量。

我抵達時,這裡為孕婦而設的精神健康項目才剛剛開展,物資還在運送當中。起初我只有一間房和一張病床,沒有其他東西。我連忙要求送一個分娩台過來,但在最初幾個星期,我只能靠這些僅有的物資工作。

當然,那些婦女不能等待分娩台運送來到,你也不能拒絕已經來到了醫院門前的孕婦。若是正常順產,即使沒有合適的工具也沒太大關係。但若生產過程出現併發症,就必須要一些專門的醫療工具。

靜脈輸液袋充當熱水瓶
所以在最初幾個星期,我只能靠手上的東西來工作,想不到自己竟然也適應得到。我的主要難題,是缺乏專門工具來處理早產嬰兒個案。由於院內非常冷,嬰兒體溫會下降不少,讓他們依偎在母親的胸前,肌膚接觸是保暖的最佳辦法。但這種辦法並沒有在敘利亞使用,這裡的母親有所保留,因此,為新生嬰兒保溫變得困難。然後我們想到了一個辦法,就是把靜脈輸液袋放到微波爐裡加熱,當成一個小熱水瓶。

我們很快便發現,我們也要治療很多非懷孕的婦女。一位女醫生來到的消息在當地迅速散播,然後婦女便湧來了醫院。自衝突爆發後,婦女愈來愈難獲得任何醫療護理,我們的醫院是這區唯一的選擇。對於這些婦女而言,我不僅是一個助產士,更是一個可聆聽她們的人。當婦女前來求診,離開時得知自己沒有任何健康問題時,我想她們至少可以放心一下,即使是身處衝突當中。

確保私隱
助產的工具運到後,我們把診症室搬到醫院另一端。起初我們一直在急症室的對面工作,這意味著婦女沒有太多私隱,因為會有很多男性來急症室。我可以感覺到她們不太舒服。但診症室搬了後,私隱問題也解決了。為婦女進行診症的環境大大改善,同時也為急症室騰出多一點空間。

我們設立了一個女性專用的病房後,她們都不再害羞,我們與病人的關係也突飛猛進。我們看到婦女入院時穿著一身布爾卡(罩袍),在診症室安頓好後,她們會揭開層層紗布和開始釋懷。這也是其中一個原因,為什麼我希望再參與敘利亞的其他項目,與病人接觸真的很棒。

每星期7天都24小時候命
這裡的工作十分艱苦。孕婦一般會在晚上生產,所以我完成了整天的日班工作後,通常還會有整晚的夜班工作要應付。我日間大部分時間都在處理診症,期間常常被召往協助生產。這裡有兩名敘利亞籍的助手協助我,但她們未受過醫療培訓,更不用說其他專門的產科知識了。我需要從頭開始教導她們很多東西,我也不能讓她們自行診症或協助生產。所以每次診症我都需要在場,當得悉孕婦將要生產時,我每次都要趕回去。

我的工作量相當沉重,也非常疲倦,但總可以找到一些讓人振作的東西。這裡的婦女十分感激我們,她們會擁抱著我,不斷感謝我。

受害的小孩
但當有小孩被送到急症室時,總會讓我心疼。這裡有些小孩才不過兩、三歲,卻在劇痛中垂死掙扎,或因傷而終生殘廢。他們都是無辜的小孩,難以讓人接受,尤其在這衝突局勢日益惡化的時刻。

但我仍然很珍惜重回敘利亞的滋味。這是一個很好的項目,進行很棒的救援工作,並有非常出色的救援隊伍。我們甚至正把項目擴大至院外,接受了我們治療的敘利亞人都相當感激。

前線新聞

敘利亞的心理狀態──閃回、噩夢和嬰兒服

2013年5月06日2 Read Time
© MSF

前線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