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ard delivery in progress. Please do not leave or refresh the page

loading...
緬甸地震及其他危機
緬甸地震及其他危機
緬甸3月28日下午發生規模7.7級強震,震央位於中部地區、靠近第二大城市曼德勒(Mandalay)。
無國界醫生緊急救援
你的每一分捐款都能幫助我們在緊急時刻迅速有效地應對危機。
緬甸地震緬甸地震
緬甸地震
無國界醫生 Médecins Sans Frontières
前線新聞

南蘇丹被遺忘的危機

2011年1月07日5 Read Time
2011 0107 Ssudan 1

對南蘇丹的人民來說最諷刺的是,現在全世界都將目光聚焦在本周獨立公投的潛在影響上,卻完全忽略了六年前《全面和平協議(CPA)》簽訂後該區面對的持續危機。

二零零五年,南北蘇丹簽訂了《全面和平協議》,結束了非洲歷時最長的內戰。這場內戰奪去了二百萬條生命,使四百萬人無家可歸。從此,所謂的「國際社會」也轉換了關注點,將注意力集中於確保政府提供的服務有助「穩固」和平協議,以及南蘇丹人民能夠享有和平帶來的好處。其目的也是爲了在一月九日(本周日)這場萬眾期待的投票之前,穩定南蘇丹的局勢。

然而,這種聚焦也帶來嚴重後果:南蘇丹面臨的持續危機均需要緊急應對,卻常常被低估甚至忽視。在整個南蘇丹地區,死亡率居高不下——七分之一的母親死於與妊娠有關的併發症、營養不良是慢性疾病,可預防的疾病定期爆發,持續威脅著當地人的生命。據估計該地仍有四分之三的人口無法享受到基本醫療服務。也許戰火在二零零五年已落下帷幕,但醫療危機仍未平息。

南蘇丹目前面臨著八年來最嚴重的黑熱病爆發。黑熱病又稱內臟利什曼病,是一種被忽略的熱帶疾病,經由帶有寄生蟲的沙蠅叮咬傳染給人類,是蘇丹南部的一種地方性流行病,症狀包括脾臟腫大、發燒、虛弱以及消瘦。如果不予以治療,黑熱病在感染後的一至四個月裡幾乎是百分百致命,但及時治療,則治癒率可達百分之九十五。截至二零一零年十一月底,無國界醫生在蘇丹的上尼羅州、聯合州和瓊萊州共治療了二千三百五十五名病人,較去年同期多出八倍。

今年營養不良的情況加劇,已經削弱了當地人的免疫系統,導致今次黑熱病爆發更為嚴重。在二零一零年的首十個月裡,無國界醫生的診所接收了一萬三千八百名嚴重營養不良的病人,較二零零九年同期增加了兩成,較二零零八年全年個案增加了百分之五十。

同時,瓦拉普州(Warrap state)一群回流返鄉的人士爆發麻疹,無國界醫生在十二月三十日到一月一日在該區進行了一個大型麻疹疫苗接種活動,以控制疫情。這次爆發再次突顯了當地人和醫療系統的脆弱。

但是,這些只是近年來南蘇丹面臨的眾多危機之一。南蘇丹許多地區的局勢依然動盪,在二零零九年達到頂峰,無國界醫生曾在赤道州目睹,聖主抵抗軍(LRA)的活動引發了愈發頻繁的暴力衝突,以及在上尼羅州和瓊萊州爆發的所謂「種族衝突」,在此期間,婦孺成為攻擊對象,二十五萬人無家可歸。二零一零年,這些種族衝突,聖主抵抗軍以及新出現的民兵組織活動,又導致二十一萬五千人流離失所和九百人喪生。北部邊境動盪的局勢也進一步導致人口流徙,加深了醫療危機。同時,許多有責任確保《全面和平協議》成功實行的國際捐助組織,都將其大部份資金投放於長期發展計劃,人民的迫切需求卻未有投放足夠資金。

當全球正在關注即將舉行的公投的政治情況時,我們絕對不能對接連陷入各種危機的人民視而不見。南蘇丹仍深陷人道危機,而一個切實可行的醫療體系尚需數年時間才能發展起來,故目前人民對糧食、居所、醫療的需求應當得到更好的照顧,不管公投的結果如何,這都需要持續和穩健的應急救援行動。

喬納森(Jonathan WHITTALL)是無國界醫生約翰内斯堡辦事處人道事務顧問,他於二零零九年擔任無國界醫生南蘇丹的項目總管,且著有報告「面對現實:南蘇丹暴力升級,醫療危機隨之加深」。

前線新聞

南蘇丹:母親的健康問題

2011年1月26日2 Read Time

前線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