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ard delivery in progress. Please do not leave or refresh the page

loading...
緬甸地震及其他危機
緬甸地震及其他危機
緬甸3月28日下午發生規模7.7級強震,震央位於中部地區、靠近第二大城市曼德勒(Mandalay)。
無國界醫生緊急救援
你的每一分捐款都能幫助我們在緊急時刻迅速有效地應對危機。
緬甸地震緬甸地震
緬甸地震
無國界醫生 Médecins Sans Frontières
前線新聞

南蘇丹兒童營養不良比率飆升

2014年7月18日5 Read Time
Msb9810s
無國界醫生指,南蘇丹部分地區的兒童營養不良比率驚人。
 
自今年至今,無國界醫生的營養治療項目已接收了超過13,270名南蘇丹兒童(當中大部分為5歲以下),是2013年全年總數的73%(18,125名)。暴力、流離失所和糧食短缺都是令營養不良比率飆升的主因。這些因素同時令組織工作的部分地點出現更多需要緊急醫療護理的兒童。
 
無國界醫生南蘇丹項目總管戈爾熱(Raphael Gorgeu)說:「我們見證著一百萬人被迫逃離家園之下,累積出來的驚人後果。這是一場人為災難。有些人已在叢林棲身半年,靠飲用不潔的沼澤水和進食植物根部維生。」
 
自該國去年12月爆發衝突以來,上尼羅河州(Upper Nile State)、聯合州(Unity State)和瓊萊州(Jonglei State)部分地區的營養不良比率飆升。衝突爆發前,組織在聯合州的萊爾鎮(Leer)每月為40名營養不良的病人提供治療;現在每月則有超過1千個接受治療的新個案。
 
因衝突流離失所的人棲身叢林數月後,在5月份返回萊爾鎮,聯合州營養不良的嚴重程度頓時變得明顯。
 
組織在萊爾鎮的項目統籌梅納德(Sarah Maynard)說:「他們開始湧進醫院,數目眾多,營養不良的程度叫人震驚。」
 
單在過去兩個月無國界醫生在萊爾接收的營養不良者(2014年5至6月共接收2,810宗個案)已多於2013年的總數(2,142宗個案)。
 
今年5月,無國界醫生在本提烏設立了一所醫療設施,專門治療嚴重營養不良並出現併發症的病人,病徵包括腹瀉、胸腔感染和脫水。該醫療設施已接收了239名兒童,當中42人死亡。
 
組織在瓊萊州的蘭基安(Lankien)和嶼艾(Yuai)的醫療設施,於今年首半年接收的病人比去年同期上升6成;每月平均接收人數也從2013年的175人升至2014年的290人(以截至現時的數字計算)。
 
無國界醫生隊伍在上尼羅河州的馬拉卡勒鎮(Malakal)北部一帶接收了2,064人,當中大部分為兒童。最近進行的一項死亡率調查揭示比率非常高。
 
組織的緊急醫療統籌特里加萊斯(Patricia Trigales)說:「流離失所者被迫承受差劣的生活條件,並因可預防的疾病而死。」
 
納賽爾(Nasir)5月的衝突迫使組織的隊伍從當地項目撤離,以及大量民眾逃離城鎮,過境到鄰近的埃塞俄比亞。無國界醫生的救援隊伍向每天數以百計過境到甘貝拉(Gambella)地區的難民提供基礎醫療護理。隊伍匯報初抵埗的難民有營養不良的情況,整體營養不良比率很高——整體急性營養不良人口達兩成,而嚴重急性營養不良的則達6%,遠超緊急水平。
 
根據難民的陳述,尋找糧食和安全棲息處是他們來甘貝拉的重要誘因。
 
組織在甘貝拉的醫療統籌羅伯茨醫生(Dr. Natalie Roberts)說:「5月份的時候南蘇丹人因衝突而逃離,而現在他們會說是因為糧食不足而只好離開國家。」
 
大量躲入叢林的流離失所者失去他們的牛隻、農作物、種子和農具。他們活在沼澤的泥濘地,試圖進食植物的根和葉來維持生命。
 
暴力中斷了耕種和阻礙農作物收成,而現存的糧食已被銷毀或洗劫;衝突令市集無法開業,道路難以通行。持續的雨季和年度的「青黃不接期」(通常是6至8月兩次收成之間,糧食稀少的時期)更令糧食危機惡化。
 
戈爾熱說:「很多人現在完全依靠人道救援生存,而在可見的將來情況也是一樣。在南蘇丹的持續人道救援對減輕這場衝突引致的苦難至關重要。」
 
當地的人道救援機構必須擴大救援規模和預備足夠的地區補給,以確保糧食供應;同時要達到資金目標,確保人們能接收他們應該得到的援助。
 
衝突各方必須盡力確保人道救援能協助到有需要的人,包括保障南蘇丹境內水陸交通,以及運送人道救援物資的邊境通道的安全。
 
前線新聞

印度:嚴重營養不良屬醫療狀況 急需關注

2014年9月12日2 Read Time

前線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