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ard delivery in progress. Please do not leave or refresh the page

loading...
無國界醫生 Médecins Sans Frontières

活在敘利亞衝突下的一天

無疆

2014年11月06日

Bulletin2014 2 Small

伊波拉疫情以外

 

動筆之時,無國界醫生正在西非全力應對伊波拉爆發。這次疫情無論是確診個案數目還是死亡人數,都是有史以來最嚴重的一次。作為醫療人道救援組織,無國界醫生目前有超過2,000名員工,在前線的5間治療中心醫治伊波拉病人。

 

但我們的工作不止於此。自疫情爆發以來,無國界醫生已一直響起警號,並動員各國領袖和聯合國加入救援行列。當部分國家現在願意率先回應,加入抗疫工作,其他國家亦應該跟隨。我們過去一段時間在這場戰役上已經節節敗退,在未來數月,我們必須扭轉敗局。

 

雖然伊波拉疫情獲得傳媒廣泛報道,但我們亦不應忽視全球其他地方正爆發的人道危機,尤其是在無國界醫生正奮力提供急需援助的衝突地區。

 

在局勢動盪的敘利亞和鄰近國家,敘利亞人民正飽受持續戰爭帶來的肉體和精神上的痛苦。今期《無疆》「封面故事」將透過記述前線救援人員在黎巴嫩、伊拉克和約旦一天的工作,把這場殘酷衝突對個人造成的傷害呈現於大家眼前。無國界醫生正在這3個國家,為敘利亞難民提供醫療護理。

 

在另一邊廂,雖然加沙停火協議已在2014年8月生效,但暴力衝突對西岸地區的居民留下了嚴重的心理影響。「圖片特寫」將揭示當地的醫療需要,以及無國界醫生應對這些需要的工作。

 

目前,無國界醫生隊伍正在應對於中非共和國和南蘇丹發生的多個人道危機,還有烏克蘭、敘利亞和伊波拉疫情的緊急情況,已經不勝負荷。我們能夠繼續工作,全賴救援人員和像你一樣的支持者所作出的努力。今年是無國界醫生在香港成立20周年,在這個特別的日子,我們藉此再次向所有支持者表示謝意。多謝!

Remi Carrier

卡磊明

無國界醫生(香港)總幹事

封面故事

戰爭的禍延︰活在敘利亞衝突下的一天

敍利亞戰事踏入第4個年頭,至今已有超過15萬人死亡,650萬人在敍利亞境內流離失所,另有超過280萬人成為難民。

 

這場戰事的影響就像疾病一樣,從敘利亞的感染源頭一直向外蔓延。來自不同背景的無國界醫生救援人員,分別在約旦、伊拉克和黎巴嫩,度過了這場殘酷衝突下的一天。

 

約旦:漫長的康復道路

 

一天開始,兩位在約旦兩個不同地點的外科醫生正要展開工作。

 

阿勒瓦什醫生來自伊拉克。早上八時半,他回到約旦東北部藍慕沙的醫院上班,照顧爆炸和中槍的傷者。他說:「我們所有病人都是在近期衝突中受傷的。我們做的手術主要是為他們保命或保住四肢。」

Msb10321s 0

阿勒瓦什來到14歲女孩魯卡爾的床前,她與媽媽被砲彈擊中,在醫院醒過來時,才知道自己失去雙腿,母親更已過世。這女孩先後接受7次手術,明天,她會接受另一次手術,以預備裝上將會終生使用的義肢。但魯卡爾和醫生交談時,始終面帶微笑,堅信自己有一天重拾快樂。這個笑容讓醫生在面對源源不絕的傷者時仍能振作起來。

 

同一時間在安曼,無國界醫生的口腔頜面外科專家布斯塔尼正要進入手術室,為一名面部嚴重受傷的病人進行手術。他說:「大部分傷者都要接受多次整形外科手術。很多時候我們都不能一次做完所有療程,有時數星期或一個月也未能完成。」

 

他說的不只是外科護理,也包括病人終生的物理和復康治療。他們要重新學習使用受過傷的手腳或者義肢,康復道路注定漫長,而耐性、堅持和紓緩痛楚都是康復的關鍵。布斯塔尼醫生說:「這裡的個案都充滿挑戰。除了為病人提供治療外,我們也希望減少他們的痛苦,為他們帶來希望。」

 

黎巴嫩:尋覓棲身處

 

同一個早上,在黎巴嫩的貝卡谷地,不少人已在無國界醫生的4間診所外輪候。不過,這些診所項目只是組織在黎巴嫩工作的一部分。

 

由於欠缺有組織的難民營,逃到黎巴嫩的敍利亞人都要自己尋找棲身處,例如空置校舍或監獄等。當地的醫療服務有限,沒有向聯合國註冊的難民境況就更堪虞。更糟的是,當地不時受到轟炸。

 

很多時候,難民都不知道可以在哪裡獲得醫療服務,醫療人員不能只等候病人前來診所求醫。無國界醫生的社區健康推廣人員拉希爾,駕車到一個又一個難民住處,尋找有醫療需要的人。今天的第一站是阿布伊斯梅爾,拉希爾要為那裡一位孩子誕下不久就夭折的婦女檢查。 

 

貝卡谷地的道路沿著山巒起伏,但無論無國界醫生去到哪裡,都會發現有人需要協助。

Msb320s
伊拉克:煉獄的邊緣

 

在這個早上同樣忙碌的,是在伊拉克北部杜米茲難民營的急症專科醫生哈利勒。他一踏入病房,就看到兩個男童,一個耳道和呼吸道受感染,另一個則因打翻水煲而被燙傷。病房裡還有一個患上尿道炎的嬰兒,和一個手指被割傷、傷口需要縫針的女孩。哈利勒說︰「每個早上都是這樣。」

 

此外,杜米茲的精神健康隊伍每天會提供7至9節的輔導。這裡的成年人有抑鬱和焦慮等問題,而不少兒童則會發惡夢、睡眠質素欠佳和尿床。無國界醫生心理專家塞爾曼說:「這些人在敍利亞受盡苦頭,不少家庭破碎。」有很多人受傷或是失去至親和家園,他們不知道要逃難多久,也不知道當戰事結束後,他們可以往哪裡去。

Map

夜幕低垂,數以百計的病人,在敍利亞境內外的無國界醫生救援項目接受治療,數台手術亦在晚上進行,人們仍然要面對持續的暴力事件。無國界醫生繼續盡力應對因戰事而引發的醫療需要,並期望有一天,受戰火影響的敍利亞人的生活會變得不一樣。

 

瀏覽「戰爭的禍延」網站,閱讀更多故事:http://www.msf.hk/reachofwar/

全球工作

為洪都拉斯性暴力倖存者提供護理  

 

無國界醫生致力為性暴力倖存者提供免費且保密的一站式醫療及心理護理。在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期間,無國界醫生為1,008名性暴力倖存者提供治療,並進行了1,230次精神健康輔導。

Www Msb12013s
伊拉克新一輪流離失所者危機

 

伊拉克北部近期的暴力衝突造成逾25萬人流離失所。無國界醫生在當地開設流動診所,提供基層醫療護理服務,主要治療患上傳染病的兒童及慢性疾病的成年人。

 

於南蘇丹治療營養不良

 

2014年7月,萊爾錄得驚人的營養不良比率,當地居民因逃避衝突而躲進叢林,只能就地以樹根等作為食物。無國界醫生接收了超過1,800兒童到流動營養治療中心接受治療。

Www Msb9805s
支援烏克蘭醫療系統

 

無國界醫生自2014年5月中以來,向頓涅茨克及盧漢斯克地區的醫院提供醫療物資,以治療超過6,200名衝突傷者。

前線醫訊

打破伊波拉迷思

Medical Msb10769s

史上最嚴重的伊波拉病毒已奪去超過2,600人性命,其死亡率之高,令出現爆發的西非,以至其他地區均出現恐慌。雖然伊波拉是一種危險的疾病,但並非所有恐慌都符合醫學理據。 

 

1. 伊波拉是否透過空氣傳播?

 

不是。伊波拉並非經空氣傳播,其傳播途徑包括︰

  • 接觸病毒天然宿主或感染了病毒的動物;
  • 直接接觸感染者的體液,例如血液、汗液、排泄物、嘔吐物、唾液、精液和母乳;
  • 接觸感染者(人或動物)屍體,因屍體上有大量病毒。

 

為確保工作人員安全,無國界醫生在伊波拉治療中心內嚴格執行預防感染管理措施,例如必須穿上個人保護衣物,以及在治療中心內劃分高風險和低風險區域。

 

2. 是否所有伊波拉病人都有出血病徵?

 

不是。由於伊波拉的初期徵狀並無任何獨特性,故難以診斷。常見徵狀包括突然發燒、感到虛弱、肌肉痛、頭痛、喉嚨痛和吞嚥困難。其後會出現嘔吐、腹瀉、皮疹、腎或肝功能受損。只有不足一半的病人會出現出血病徵,如流鼻血、嘔吐或腹瀉物帶血、內出血或結膜炎。

Medical Msb12119s
3. 感染者在潛伏期內是否具傳染性?

 

伊波拉的潛伏期,即由病原體進入身體至出現病徵之間的時間,是2至21日。在此期間,病人即使感染了病毒,但只要沒有任何病徵,便不帶傳染性,可過正常生活。不過一旦出現病徵,他便應立即到醫院求醫。  

 

4. 伊波拉是不治之症?

 

雖然至截稿時,仍未有經驗證在人體有效、並已註冊可用於病人的特定治療或疫苗,但透過支援療程,例如補充病人流失的體液、控制病人含氧狀態和血壓、提供高質素的營養飲食,和處方抗生毒治療任何併發感染,均有助延長病人生命,令病人的免疫系統有更多時間去對抗病毒。

圖片特寫

佔領區下的心靈重建

2014年夏天的加沙衝突,引發整個西岸地區數以百計的暴力襲擊和逮捕行動,造成平民傷亡。示威、衝突和拆毀房屋等事件每天發生,而人們的精神健康情況也進一步惡化。

 

為幫助人們克服焦慮、抑鬱、恐懼和創傷後壓力症等困擾,無國界醫生在希伯倫及周邊地區持續為病人提供心理支援。許多病人在經過治療後正逐步康復。

Photo Msb11090s
Photo Msb11093s
Photo Msb2163s
Photo Msb11096s
Photo Msb9437s 0

相關出版

瀏覽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