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剛果民主共和國多年來飽受衝突影響,醫療系統疲弱,民眾難獲醫療護理。近年,剛果政府軍(FARDC)在該國東部,與反政府組織「3月23日運動」(M23)及剛果河聯盟(AFC),以及雙方的盟友,展開激烈戰鬥,大量民眾流離失所甚至逃離至鄰國,當中以南北基伍兩省(North Kivu, South Kivu)的人道狀況尤其嚴峻,然而事態在加沙、烏克蘭等觸目危機下,一直未獲廣泛國際關注,直到今年初多國開始參與促成跟衝突各方的和談,才得到較多媒體報道。
今年2月,M23/AFC攻佔南基伍首府布卡武(Bukavu),大幅擴張其控制範圍,令周邊省份進一步受壓。目前位於南基伍卡托戈塔(Katogota)的戰線切斷了布卡武通往烏維拉(Uvira)的要道,令兩個社區被分隔開來,人們難以前往兩地。很多人為了逃避戰火,被迫走到附近山區避難,在缺乏飲用水與醫療設施的惡劣環境下生活。無國界醫生因過往在該國的應對工作,以及與衝突各方保持溝通,才得以在戰線兩邊均提供中立、獨立和不偏不倚的援助,致力提高民眾獲醫療護理的機會。
M23/AFC推進至卡托戈塔,對由政府控制的烏維拉構成重大壓力。自衝突爆發以來,烏維拉已經收容逾25萬名流離失所者,令糧食、醫療護理及人道援助需求急增。其實當地自2022年一直受M痘(Mpox,前稱猴痘)疫情影響,去年情況更為嚴重;M痘之外,霍亂亦肆虐當地。烏維拉在傳染病的威脅下,仍要面對醫療設施被槍火波及的挑戰。武裝分子曾闖入烏維拉綜合醫院範圍,救護車也因城內的混亂與連綿槍火難以通行。在烏維拉綜合醫院M痘治療中心照顧患病幼子的母親艾莎(Aisha)表示:「醫院內傳出槍聲時,大家驚惶失措。當槍聲停止後,即使兒子尚未康復,我仍要求離開醫院,因為在這裏我感到不安。」
今年2月至5月,無國界醫生與當地衞生部合作,在三間治療中心治療近400名戰傷者及800名霍亂病人,同時修復多個供水點,改善水利衞生情況,預防傳染病蔓延。
在衝突前線的另一邊,鄰近卡托戈塔的卡馬尼奧拉,局勢同樣嚴峻。在M23/AFC的控制下,當地醫療系統同樣因暴力衝突而被削弱。衝突爆發初期,民眾舉家逃往山區避難數周。當城鎮局勢稍趨穩定,部分民眾返回社區,但周邊山區戰鬥持續,令農民無法回到農田,鄰近村莊的村民亦越感不安。
因此,無國界醫生於3月中旬展開緊急應對,應付當地醫療需求。組織與衞生部合作,於8周內一共進行7,500次免費醫療診症,當中近四成病人為5歲以下兒童,他們主要感染瘧疾、急性呼吸道感染及腹瀉。
組織團隊亦改善當地醫療設施的衞生情況,包括修復水箱、清理醫院化糞池,並為多間健康中心接駁食水供應。組織在緊急應對期間,一共分發逾14,000立方米乾淨食水,以遏止疾病傳播。
持續的局勢不穩令上述要道中斷,人道組織難以在前線兩面通行,無國界醫生亦只能經多個其他國家,跨境向兩地運送物資和提供援助。當地的嚴峻環境使能留低應對的人道組織越來越少,加上美國削減援助資金,令民眾獲醫療護理的機會大減。無國界醫生作為少數仍在當地工作的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