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ard delivery in progress. Please do not leave or refresh the page

loading...
無國界醫生 Médecins Sans Frontières
獨立媒體

【獨立媒體】美國削減援助 寧銷毀避孕用品亦不捐贈或轉售

2025年9月16日5 Read Time
無國界醫生在委內瑞拉開展並進行家庭計劃及生殖健康項目。

美國政府決定銷毀價值970萬美元(逾7,500萬港元)的避孕用品,令全球震驚與不解。無國界醫生強烈譴責,稱此舉麻木不仁且浪費,並警告這將對脆弱社群的婦女及女孩帶來毀滅性後果。這些避孕用品,包括皮下植入避孕棒、口服避孕藥、避孕注射劑及子宮環,早前由美國國際開發署(USAID)家庭計劃與生殖健康項目採購,旨在支援衝突地區及醫療資源匱乏社群。然而,美國政府撤資並中止項目,導致這些物資面臨焚毀,凸顯其政策對全球健康的漠視。

竟以額外成本銷毀醫療必需品

避孕用品是基本醫療需求。世界衞生組織估計,全球15至49歲的婦女及女孩中,1.64億人希望延遲或預防懷孕,但未有使用現代避孕方法。避孕服務降低意外懷孕的健康風險,如孕產婦死亡及併發症,這些風險在衝突或災害地區尤為嚴重。無國界醫生親見避孕用品如何改善婦女健康,對其自主和自決亦至關重要。

 

焚燒該批避孕用品要大費周張,需先運至法國,更因部分避孕藥含活性荷爾蒙而要焚燒兩次才安全,共需花額外16.7萬美元(約130萬港元)處理。這些存放在比利時的物資狀況良好,部分最早2027年才到期。以額外成本銷毀用品不僅浪費納稅人金錢,更無視全球健康需求。此外,尚有價值4000萬美元(約3.1億港元)的避孕用品困於供應鏈之中未獲派送使用,而存放在阿聯酋另一倉庫的一批避孕用品則命運未明。

無國界醫生譴責美國銷毀避孕用品的決定,此舉亦將對組織工作所在的社群造成毀滅性後果。
政治決策下的健康危機

有媒體指,此決定與「墨西哥城政策」有關。該政策於1984年由列根政府提出,限制接受美國資金的非政府組織提供或推廣墮胎服務。近年,共和黨政府復辟並擴大該政策,影響愛滋病防治等全球健康項目,導致多國避孕服務中斷,意外懷孕及不安全墮胎風險上升。

 

無國界醫生(美國)總幹事貝努瓦(Avril Benoît)痛斥:「這對全球各地的婦女及女孩而言,是故意不理後果、造成傷害的行為。」近期,美國還銷毀500噸過期糧食援助及80萬劑猴痘疫苗,恰逢蘇丹、加沙等地深受營養不良影響,而猴痘疫情仍在各國傳播,其動機令人摸不着頭腦。

在巴西北部,無國界醫生團隊向委內瑞拉移民講解避孕方法。
供應鏈斷裂的後果

美國作為全球家庭計劃和生殖健康的最大捐款者(2024財政年度捐逾6億美元),其撤資打亂生殖健康服務體系。依賴USAID的地區面臨避孕用品短缺,健康風險加劇。瑪麗斯特普國際組織等援助組織曾提出承擔運輸及分發費用卻遭拒絕,顯示政治議程完全主導決策。無國界醫生(美國)高級政策專員米爾科維奇(Rachel Milkovich)強調:「這些健康產品在全球需求如此龐大的前題下將被焚燒,實在無理。」

在洪都拉斯,無國界醫生團隊推廣安全套的使用,以預防愛滋病毒及其他性病的傳播。
呼籲透明與行動

無國界醫生敦促美國公開庫存詳情及銷毀理據,尋求替代方案,將物資轉交有需求的衞生部門,以緩解服務缺口。銷毀避孕用品浪費資金,漠視婦女健康權利。美國政府的行動,以政治而非人道需求優先。全球社群應敦促該國政府重新審視政策,將物資轉贈不同的醫療提供者協助弱勢人群,確保婦女甚至同樣需要避孕用品的其他多元性別/性取向/性別認同人士的健康與尊嚴。

最新報紙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