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中,世界衛生組織在盧旺達舉行的第13屆國際愛滋病協會愛滋病科學會議上發布最新指引,推薦來那卡帕韋(lenacapavir)作為首款長效預防注射劑。這款長效藥物每年只需注射兩次,臨床試驗顯示能近乎完全減低高危人群感染愛滋病毒風險。世衛於全球公共衞生(包括愛滋病防治方面)面臨援助資金削減的重大挑戰之際,發布《以來那卡帕韋預防愛滋病以及長效暴露前預防注射藥物的檢測策略》指引,無疑為全球終結愛滋病威脅開闢新路。
來那卡帕韋由吉利德科學公司(Gilead Sciences)研發,2022年8月首獲歐洲藥物監管局批准用於治療耐多藥愛滋病成年病人,也分別於同年11月和12月獲加拿大衞生部和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FDA)批准同樣用途。今年6月,FDA批准其用於預防愛滋病,使其成為首款每年僅需注射兩次的暴露前預防(Pre-Exposure Prophylaxis;PrEP)藥物。世衛早於今年1月開始制定相關使用指引,並於上月正式推薦其作為預防工具,肯定其在全球愛滋病防治策略中的潛力。
現行愛滋病預防工具主要包括口服PrEP藥物(主要為替諾福韋二吡呋酯/恩曲他濱 (TDF/FTC))、含有達匹韋林(dapivirine)的陰道環,以及每兩個月注射一次的卡替拉韋(Cabotegravir)/利匹韋林 (Rilpivirine)注射劑。口服PrEP費用約40美元一年,價格相對低廉,但需恆常服用,病人難以依從完成療程;陰道環則不適用於孕婦、授乳婦女以及18歲以下少女,並有研究指其對年齡層最低但風險最高的少女效用並不高;卡替拉韋雖已較為長效,但仍需每兩個月注射一次,而即使藥廠承諾在低收入國家以「非商業」的「成本價」出售,每年費用仍比口服PrEP高約4.5倍。來那卡帕韋不需頻密注射,大幅改善依從性,尤其能惠及受污名影響的人群或醫療支援不足的社區。
無國界醫生已在世界各地,包括非洲和拉丁美洲提供及推廣現行預防工具,並強調擴展防治工具選項是當務之急。可惜,來那卡帕韋的普及恐存障礙。吉利德的專利許可協議設有地域限制,導致許可地域外的國家無法生產仿製藥。有研究指仿製藥成本可降至每年40美元,惟吉利德未公開中低收入地區定價。
無國界醫生非洲南部醫療組的愛滋病/結核病高級顧問弗洛雷斯(Antonio Flores)表示:「只有當需求最大的中低收入國家的社群最終能獲得來那卡帕韋,這藥物才是可實現(愛滋病防治)變革的創舉。」
無國界醫生又指,雖喜見吉利德與全球抗擊愛滋病、結核病和瘧疾基金達成策略合作,惟定價與供應量需公開透明,以便其他組織與吉利德磋商在基金協議之外採購該藥的細節。另外,目前該基金僅計劃為200萬人提供來那卡帕韋,遠未達聯合國2025年涵蓋2,100萬人的目標。
全球援助資金短缺以及專利限制,正進一步阻礙該藥廣泛可及。無國界醫生非洲南部醫療組總監埃爾曼(Tom Ellman)醫生說:「吉利德一方面聲稱支持公平和可及,另一方面卻限制潛在仿製藥生產,以保護其最高利潤,大大限制這革命性藥物的推廣。我們呼籲吉利德移除授權障礙。」全球必須協力打破來那卡帕韋的價格及專利壁壘,才可充分發揮其足以扭轉愛滋病防治形勢的無窮潛力。